在成為菩薩行者之前先須成為人道主義者
——關於非洲建築師凱雷
導言:在成為菩薩行者之前,先須成為人道主義者
倘無「利益有情」的慈懷,亦無「犧牲成滿」的願念,建築師凱雷則決不能拋下西方世界唾手可得的安逸舒適、經濟繁華,返歸貧窮的故鄉――非洲甘多村,於茲以至簡、至貧的素材:現刨的黏土,就地鋸砍的木材,和鐵皮屋頂,發展、創想出既可對抗45°C的旱熱、亦可遮擋霪雨的「雙屋頂」式的建築,也就無由穫得「建築界的諾貝爾」,普利茲克建築獎的榮耀。
不是一番同體的悲懷,以及發自內在真誠篤實的行願與付出……則一切夢想和創想均不可能成形。慣性揮霍,大量使用人工空調的現代都會並不能使他鼓動雙翼、創想出此世至美、而素樸、而原創豐沛的「貧窮建築」;更無須他如斯切切誠誠地「躬自下教」――無論有無宗教背景,這樣深刻的人道、人本關懷總令人浮現……
民國初期太虛大師所一再呼籲的:菩薩行者應劍及履及投入政治、歷史、文化、社會、教育……的實際改造。憂國憂民、而肝膽赤忱,作為一名僧伽,太虛大師自己甚且率先加入了「中華民國統一國民黨」,且細心保存了黨章。
認為,廿一世紀的菩薩行者,應致力、精勤、篤實於兩種專業:
其一,佛法的專業――即「內明」解脫,大/小乘和禪/教的精準見地與修持。
其二,世間各學科、技藝、知識的專業――即「內明」之外,其餘菩薩「四明」的修煉。
具此二專業,才能談維穩篤實的「自利,利他」,所謂「大作夢幻佛事」也才可能不淪為幻沫、囈語。
如此,浮生窄劣中,或不能如凱雷一般才智高颷獲致任何一種世界的、人類的大獎,卻至少於諸佛眼裡不失菩提、能為「如說而行」的好菩薩行者。――縱使在人所不知、不覺的各個角隅。
當然,若果生死迅速,無法兼善兩者,則須直取內明解脫,以「身心安頓」為本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