盡此心意,以道相資
——關于《道德經・憨山註》筆札
——梁寒衣
公元2007年,自從歸命如來法道,從不相信此生將有異師、異道的一己,基於之於憨山大師的甚深崇仰,而展開了《道德經・憨山註》的圈點;瞭然一位精湛禪、教,定境澄明,既曾入於「空如來藏」,亦曾入於「大光明藏」,能與六祖比肩而坐的本色禪和,之所以「跨界」而註解道家鼻祖的《道德經》,必有其不可思議的理由與胸懷,也必有炯異諸家、非知識象限所及的功行與眼目——緣於它是一個高峯之於另一座高峯的詮解與透析,炯非山腳、底峯、或中峯所能向背。它並不單僅是「屋裡人對屋裡人」,更是「屋裡的高峯者對高峯者」。不研老子則已,要研,則〈憨山註〉將是能出其心髓的世間第一註。
宛然隔著時光的呼喝與叩撃,因了頂戴,由是2008年春日,啟開了本所未曾預計的《道德經 · 憨山註》的弘講——於山中,它是一段深長的儒、道、釋研磨、盤整、合會的過程,依憨山大師而展匯……
熾然勤猛,勞瘁至極,竟於第三期(2009年5月)因肺疾吐血而中輟。以為「死,則不妨死!但講經斷無只講一半的道理」……一俟肺疾轉為陰性、再無傳染之虞,即又抱病登台弘講,《道德經・憨山註》便在燎燒的體熱與渾身的藥氣中講罷了。一段烈焰爐中呼應明月,且維穩、持攝明月的歷程。
2017年間,一名法號「大癡」,一意冀願成為弟子、卻也始終僅為「見習弟子」的學員,於得知罹患癌症後,更是志心精勤、獨自完成了似已默默從事了長年的《道德經》CD的剪輯……大癡逝滅於次年春三月。珍惜此心意,不忍辜負!彼時,一面弘講《圓覺經》,一面註解圓覺經論的山中人,亦負病危危,於是,乃委請執事們代為審定,看看所剪輯的有聲書是否適宜作為授課使用?
執事未經細聽檢視便潦草肯可了。
註經勞竭了心神,及至開課前一周始克親自聆聼剪輯。乍聴,震驚:許是生死湍急,抑或是都會節奏本就如急流水般湍急無已,大癡的剪輯亦顯現迅速湍急,決非一般修學者所能聽受……主軸如此,更遑論其餘未暇審顧的諸般問題了。開課在即,不願失信,乃緊急召請三位居士共為聆聽與決策,結果由二名居士「臨危受命」地負荷了重剪的重擔。而由山中親自督治、覆聼。
也就在監製、覆聼,草擬一堂堂聽課綱要的過程,決定空其所有,將自身徹底還原成一名修學者,唯依師、依法、聽課筆記。依此自利、利他;更依此檢視十載春秋本體的「到與不到」,以及「消融歸得自受用」的工夫——這是數堂綱要後、繼之為筆札的原因。
多年塵土,於贏病中節節推進,至十七堂,大病忽至,幾瀕於死……病略轉,即逢大疫襲捲全球,世間國土頓成一個半蒙面的風景。到這裡,一個「一劑也未打」的長疾之人,也僅能立定腳跟「收拾歸去」:於是,埋首山嶺將夙昔所書寫的作品、草稿,以及所註解的《勝鬘經》、《圓覺經》等經論,一一校正、定稿,以迄於今……乃至於網站的爬梳與重建。
不是個虎頭蛇尾的人,然,《壇經》、《維摩詰經》,以及自所筆撰的《道德經》等三經均中途而止,不能不為憾事,也不能不為説明。跋涉至此,能否如所意願地至少整理完上半卷〈道經〉,也僅能聼諸佛心。命在,即成滿!
雖然如此,十七堂課卻已包涵了老子思想、道法、修証的工夫與髓幹。禪、教湛明,僅依半柱香即完成《楞嚴懸鏡》的筆述,又於曹溪暴動間迅即書就《金剛決疑》的憨山大師,卻以十五年的光陰始克完成道德經八十一章的經註,且自述:「每參究透徹,方落筆。苟一字有疑而不通者,決不輕放!」、「或經旬而得一語,或經年而得一章」,即可想而知其用功的深沈懇切,以及此章章、堂堂的珍貴、殊勝了!換句話説,它是一年僅得五、六章的髓骨沈吟。
古德謂「盡此心意,以道相資」——雖未成滿,然則,大癡盡其心意,二位修剪者、乃至於其餘聽寫者,亦皆隨分隨力、聽其心意,相資於道了!——而所謂道法,也無非無盡風顔摧折、無常凋殘中的心不動、心安住、心耿越與心持任。
如今,62堂(註)的剪輯已近成辦,81章的聽寫亦已完成,有志者不妨心光相續,向前泅潛、探珠、呈珠——
——于2022年7月15日
註:堂課的檔名編號編至61號,為61堂課;第4期期末分享另獨立1堂,故共計62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