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:梁寒衣
愛恨、親冤、好壞、得失……都是相對而非絕對的
梁寒衣的心靈自由之路
編者按:本文原刊於1998年6月11日/大成報
文:莊雅妃
近年來,在陸續發生了桃園縣長、彭婉如、白曉燕等命案後,除了引起大眾的震驚與不安外,大家莫不感到社會治安有日漸惡化的趨勢。
在人心惶惶之際,有錢的人紛紛尋求出國移民的途徑。
難道移民就是徹底解決之道嗎?每個人都想尋求一片淨土,但卻往往忽略了其實淨土就在心中,所謂「心淨則國土淨」。
向外尋求淨土是徒勞無益的,因為當你千辛萬苦找到時,會發現問題仍是層出不窮,所以只有解決心靈的問題時,才是根本之道。
禪,幫助你學會面對自我;禪,帶你走向心靈自由之路;學禪之後,你將學會如何安頓自己那顆徬徨無依的心;走入禪的世界,你也將發現人生愈來愈光明,愈來愈充滿無限的希望。
禪是什麼?
梁寒衣說,禪就是「空寂」,更是「智慧妙用」,而方法是「安住」和「專注」。
因人有分別心,常在好壞、是非、美醜、得失……中取捨,所以當我們面對喜歡的人事物時,就感到喜悅;而當我們面對不喜歡的人事務時,則厭惡、不耐煩。
從早到晚,心都在外境中轉來轉去,時而悲、時而喜,無一刻寧靜與自在。
活在相對的境界中,就容易常生煩惱,所以要使心安住下來,唯有以「平常心」來面對一切才能達到。
其實,世間上的一切皆是相對的,例如:從屢見不鮮的情殺事件,我們就可以知道「愛」、「恨」是一體的兩面。
情殺事件中的情侶彼此也曾非常相愛,但為何最後會以殺死對方來結束一切呢?
所以「愛」到最終極時,「恨」就出來了。
從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愛恨、親冤、好壞、得失……都是相對而非絕對的,只要從日常生活中體悟這個道理,心就能漸漸地定下來,而不再患得患失,即使在困苦中,也能學習安然自處,以平常心來面對一切,而不增添任何情緒。
但要達到這種自在的境界,唯有透過禪定才有辦法,所以每天要有固定時間打坐,以及隨時反省、慚愧、思維自己的起心動念,以及佛法解脫之義;或拜佛、誦經等,連儒家也說:「吾日三省吾身」。透過長期的練習、薰修才能將心定下來。
功夫累積深了,就可體會何謂「八風吹不動,端坐紫金蓮」以及「安禪和須山水,滅卻心頭火自涼」的境界了。
攝影:大俠
卡夫卡墓畔。慕往卡夫卡,這是第二度前往捷克,沈思墓畔,諦觀生死,等待雨落。
雨,果然落了下來……
黃昏的憂鬱症
小時候的梁寒衣是十分敏感、孤獨的小孩。
她說,當她五歲獨自看著黃昏時,就有一種痛感;從樹影漸暗到有點藍。
再慢慢變黑,然後全部暗掉時,她就會陷入一種很深刻的憂鬱之中,五歲的她不懂失落了什麼,只是感到一種莫名的愁思與惶恐。
日復一日,每到白天黑夜交替的剎那,患了「黃昏憂鬱症」的她就特別地害怕;因為時間無常的刀口一下子切進來,特別敏感的她就彷彿被一種痛感襲擊著。
學佛之後,她了解「以無常為常」的道理,也了解不但空間是虛妄的,連時間也是幻化不實的,唯一不變的是人人本具的菩提自性。再面對黃昏時,她說宛如看到阿彌陀佛的容顏,如此的壯美、如此令人感動。
從病苦中成長
梁寒衣從小就體弱多病,所以她對四聖諦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中的「苦」諦參究得特別深。 在她高中的日記裏就有這樣的句子:「很快地,所有的人都將變成白骨。」乍看似乎過於消極悲觀,但正因長久的痛苦而使她對生命的無常有一種豁然與自在。通常人執著身體為實有,而透過「析空觀」則可以慢慢放下對身體的執著。 當病痛來的時候,就思維身體是「地、水、火、風」四大所組成。
哪四大呢?身體堅硬的部分:如皮膚、肌肉、骨骼等屬於「地大」;液體部份如:血液、淚液、尿液等為「水大」;而身體的熱量、體溫等名為「火大」;呼吸、出入息則屬於「風大」。
如是不斷地反覆思維到最後,身體就「空」了,哪有一個「我」呢?哪有我在「痛」呢?所以身體只是一個暫時的假有,隨著時間不停地在變化之中。
梁寒衣又不疾不徐地說,面對自己的痛苦,他學習以佛家的「不射第二支箭」來對治──只有「身受」,而沒有「心受」:如實地觀照身體的痛苦,但卻不增添內心的絕望感,因為她知道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 雖然病痛之苦,如同緩緩凌遲的折磨,有時意志力也被腐蝕到沒有立足之地,但她說,當生病時,她常以維摩詰經中的「不與之俱去」來勉勵自己──
觀照病痛在身體內的運作,但心仍「如如不動」,不受痛苦的影響,只是很安然地面對它。
因一般人執著這個肉身的「我」,所以在病中無法身不痛、心不亂,但我們只要經常思維「緣起性空」的道理,就如同維摩詰經中說的:「起唯法起,滅唯法滅」。
外在一切都是因緣法不斷在生滅之中,只有我們這念「菩提心」是永恆不變的;因此當生病時,不僅要「調身」,重要的是「調心」吧!
回到生命究竟的解脫
因為比一般人敏感,所以她從很早就開始思索生命的意義,她開始從哲學書籍中尋找答案,當時的她在家人的心中,彷彿是一個頭上裝著接收外星天線的孩子。
十分的奇怪、令人不解。
上大學後,她就開始讀佛經,不過當時只是「為文學而佛學」,是一種企圖心,想吸收佛學來滋養文學,時非很認真將之視為生命的修行。不過佛學是「事」、「理」並重的,必須遵行其修行體系,才有辦法一窺佛門的堂奧,所以她開始學打坐,以一種辯證的態度來研經。
在漫長的思辯過程後,她終於了解所有的藝術、文學、哲學……等,都只是為了拼湊佛陀的容顏。原本只是想把佛法納為生命的一支,但後來卻發現佛法才是生命的原點;為了佛學,她可以捨下文學、捨下生命所有的一切,她說:「只是為了回到生命最究竟的解脫吧!」
攝影:梁寒衣
苦難,是慈悲心的動力。
將業力轉為願力
梁寒衣說:「苦難,是慈悲心的動力。」唯有曾經受苦,才能夠對同是受苦的心靈給予同情和撫慰。
在觀察生命的苦難時,也不再以批判的角度來看待;而對那些罪大惡極的人更不再嫉惡如仇,只是想辦法去救贖他們。
苦難,是可以長養我們的慈悲心的;而「業力」也可以變成「願力」,就端看自己如何轉。
梁寒衣說,藥師佛在未成佛前必定曾是病人,而且病得很重,所以才能發下廣大的悲願:「願我來世得菩提時,一切的生命都沒有病苦。」如此慈悲的心境,必是從極大的苦受中得來的。
因此、雖然「眾生平等,佛性本具」,但凡夫和聖人的差別就在於聖人能將業力轉為願力。
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是從極大的痛苦中昇華而成的,當自己曾苦過,在看待別人的痛時,也才能視為「同體」,認為對方和我是「同一個身體」。
所以請試著將逆境看做是自己最好的導師吧,因為在逆境中必可學習到許多有價值的東西,也將可開啟我們本具的「菩提自性」。
(1998年6月11日〈大成報〉)